403424_366928286686371_668348135_n  

 

人是瞎眼的,他看不出「那個是的」。

我們有眼睛,但是透過眼睛,我們只看到幻象。

只有外表被看到,那真實的並沒有被看到,那真實的被錯過了。

那就是為什麼所有那些知道的人都說:人是瞎眼的。
  

耶穌一直對他的門徒說:

「如果你有眼睛,那麼你就看,如果你有耳朵,那麼你就聽。」

當然,他的門徒並不是瞎眼的,也不是耳聾的;

他們跟我們一樣有眼睛,我們所有的感官他們都有。

所以,耶穌這麼說一定是指其他的眼睛和其他的感官。


這些只能夠向外看,只能夠洞察外在的眼睛是瞎眼的,

除非它們也能夠看內在。

如果你無法看你自己,那麼你是瞎眼的。

一個不能夠看他自己的人,他還能夠看其他什麼呢?

不論他看到什麼,不論他知道什麼,

他仍然保持在一個很深的瞎眼的基礎上。

除非你能夠自視,除非你能夠轉向內在,

除非你能夠看到你真實的存在,

否則任何你在世界上所遭遇到的,都只是外表而已。

那個比例將會一樣:你越能夠穿透內在,你就越能夠穿透外在,

因為真實的存在是一體的。

  
如果你不認識你自己,
那麼,你所有的認識和知識都是虛假的。

如果沒有自我知識,就不可能有任何知識。

你可以繼續知道又知道,你可以繼續蒐集更多更多的知識,

但是那個知識將保持只是知識---它是死的、借來的。

它將永遠無法變成一隻具有真知的眼睛。

  
如何達到能夠透視幻象,面對真實的眼睛?

在古時候,它被稱為「查克斯馬提位達亞」

---- 能夠透過它而達到真實眼睛的智慧。

第一件要經常記住的事是:就我們現在的樣子,我們是瞎眼的;

就我們現在的樣子,我們是死的;就我們現在的樣子,我們是幻象的;

我們是做成夢的材料。

  
為什麼我們的眼睛不能夠看到那真實的?

因為它們太過於充滿夢、太過於充滿思想,

以至於你所看到的都不是「那個是的」,

你將你的概念、你的思想、你的夢投射在它上面。

整個世界變成只是一個被投射的銀幕,

而你繼續在它上面投射一些東西。

任何你在外界所看到的東西是你將它放在那裡的。

你生活在一個由「人」本身所創造出來的世界,

而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裡。

那個世界是由他自己的投射所組成的。

  
除非你的眼睛完全是空的;

除非在你的眼睛裡面沒有內容物、沒有思想、沒有雲;

除非你變成好像一面鏡子,很純潔、很天真、沒有內容物,

否則你無法碰到那真實的。

那真實的只能夠透過赤裸的、空的眼睛才能夠被看到,

它無法透過充滿內容物的眼睛被看到。

  
所有靜心的科學或藝術就是由這件事所組成的:

如何使你的眼睛變成像鏡子一樣,不投射,只看「那個是的」。

不去創造它、不去想像它,也不對它加進任何東西,

只是依照它本然的樣子來面對它。

你從來沒有按照事情本然的樣子來看它們,你總是透過你的頭腦來看,

你在它們上面蒙上了色彩。

  
一個女孩對你而言看起來很美,或是一個男人看起來很帥。

那個同樣的男人或是同樣的女人在一天之前並沒有那麼美,

或者那個同樣的男人或是同樣的女人將不再漂亮,

所以,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一個人怎麼會突然變得漂亮?

你的整個邏輯是不合邏輯的。


你說:「我愛這個人,因為這個人是漂亮的」。

事實剛好相反:是因為你有愛,所以這個人才變漂亮。

那個漂亮並不是原因,而是一個副效應。

當你愛上某人,那個人就變得很美。

對別人而言,那個人或許不美;

對別人而言,那個人或許甚至是醜的。

對你而言也是一樣,那個人以前對你而言或許並不美,

稍後那個人對你而言也可能變醜。

但是在這個片刻,在這個愛的心情之下,

你投射了某種東西在這個人身上~~

你投射了你的夢,那個人變成只是一個銀幕。

整個美都是由你加上去的。

那個漂亮的臉是你創造出來的,那個漂亮的臉是你的解釋,

它並非是「那真實的」,因為真實的存在既不醜亦不美。

  
如果人類從這個地球上消失,那麼事情將會怎樣?

山丘將會是美的嗎?花兒將會是美的嗎?荊棘將會是醜的嗎?

事情將會怎樣?

隨著人類的消失,美和醜將會消失。

地球還是會跟它本來一樣地存在,旭日還是會東升;

月亮還是會在夜晚的時候高掛在那裡;

天空還是會每天充滿著星星;

花朵將會繼續開放,樹木將會繼續生長,山丘也會跟它們現在一樣。

每一樣東西都會跟現在一樣,但是將不會有美或醜。

  
隨著人類的消失,所有「人的」解釋都將會消失。

真實的存在既不美亦不醜,它只是存在,

但你卻按照你自己的意思來解釋它。

那就是為什麼某些東西在中國或許是美的,但在印度或許就不美,

某一類型的臉在非洲或許是美的,但是在英國或許就不美。

  
當基督教的傳教士首度來到非洲,他們碰到了很大的困難,

因為聖經必須被翻譯出來,而在聖經裡面,

神總是被描繪成白色的,而魔鬼被描繪成黑色的。

因此,它就變成了難題~~

要怎麼告訴那些黑人說魔鬼是黑色的,而神是白色的?

他們只能夠把神想像成黑色的,而把魔鬼想像成白色的......

那是自然的~~

他們總是把他們的神描繪成黑色的,而他們的魔鬼總是白色的。

在非洲版的聖經裡,神被描繪成黑色的,而魔鬼被描繪成白色的,

否則就不可能有溝通,不可能有任何會合。

  
我們透過我們的頭腦來想事情,那個頭腦繼續在解釋,

但是我們能夠瞭解美和醜,而其他的解釋呢?

如果人類消失,那麼世界上就沒有善和惡,

沒有事情會是道德的,也沒有事情會是不道德的。

所有我們的道德律和判斷都是透過觀念。

  
一隻獅子突擊另外一隻動物,撕了牠、吃了牠.....

它是好或壞呢?它是罪惡的嗎?

如果我們這樣解釋,那麼它看起來非常罪惡、非常暴力。

然而獅子並不是在做任何特別的事,牠只是在吃東西。

牠並沒有覺知到什麼,牠並沒有覺知到什麼是好的,什麼是壞的。

牠並沒有在做任何壞事,牠只是在用午餐,就好像你在用午餐一樣。

如果人類消失,那麼就沒有什麼東西是好的,也沒有什麼東西是壞的。

  
同樣的事也發生在聖人身上。

當一個人成道,那個帶著一切解釋和判斷的人就消失了,

他就變得很純,就好像他已經不復存在。

頭腦被拋棄了。

他是有意識的,完全有意識的,但是沒有內容物被用來投射。

他以世界本然的樣子來看它,不加進任何解釋,

如此一來,他首度瞭解到真實的存在。

  
人無法知道那真實的,因為人繼續在投射出他的意識型態。

所有的意識型態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,

整個存在並不支持它們,它們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。

那就是為什麼有一件事一再一再地被提到,全世界都一樣……

艾克哈特在西方說;波愛美在西方說;林翟在日本說;臨濟在中國說,佛陀在印度說,

---不論在世界上的哪一個地方,只要有一個類似鏡子的頭腦出現,

它就會說:沒有什麼東西是壞的,也沒有什麼東西是好的;

沒有罪惡,也沒有神,存在是一體的。

如果你能夠接受這個存在而不要有任何解釋,

那麼你就首度創造出一個能夠引導到真理的道路。

  
你無法將你的頭腦帶到真理。

如果你仍然帶著頭腦,那麼任何你所知道的都將不是真理。

你或許會碰到真理,但是你將不會知道它,

因為當你看到某種東西,你就將它加以解釋。

比方說你經過花園,你看到了玫瑰花,

在你還沒有真正看清楚之前,你的頭腦就說:「好美喔!」

如此一來,那朵花就消失了,而你的觀念就介入了,

你已經投射了,你已經將它加以判斷。

耶穌說:「不要論斷人。」

不要判斷!

  
我聽說有一個回教的蘇菲神秘家,他慣常在村子裡賣一些小東西,

那個村子裡的人開始覺知到他沒有判斷,

所以他們會用假的錢幣來向他買東西。

他一定會接受,因為他從來不說:「這是錯的、這是對的。」

有時候他們會向他拿了東西,然後說:「我們已經付了錢。」

而他也不會說:「你還沒有付錢。」

他會說:「好。」然後謝謝他們。

所以,有一些人特地從其他村莊跑來。

這個人非常好,你可以從他店裡拿任何東西而不需要付款,

或者你可以用假錢幣來付款,他什麼都接受!

 

然後這個老人越來越接近死亡,這是他臨終之前所講的話,

他對著天空說:「阿拉,上帝,我一直都在接受所有各種錢幣,

連假的錢幣我也接受,我也是一個假錢幣,不要判斷我。

我沒有判斷你的人,所以也請你不要判斷我。」

神怎麼能夠判斷這樣的一個人呢?


耶穌說:「不要論斷人,以免你被論斷。」

如果判斷消失,你就變天真。

如果你不把事情分成好的和壞的、美的和醜的、

可以接受的和不可以接受的,

如果你不將事情劃分,如果你看著真實的存在而不要有任何劃分,

你的眼睛將會首度進入存在。

這就是「查克斯馬提位達亞」~~~得到真實眼睛的跡象。

  
如果你劃分,你將會保持瞎眼;

如果你判斷,你將會保持瞎眼;

如果你說這是壞的、這是好的,你將會一直瞎著眼。

因為存在什麼都不知道~~

沒有什麼東西是好的,也沒有什麼東西是壞的。

存在接受每一樣東西。

當你也接受每一樣東西,你就變成像存在一樣。

你已經變成跟它成為一體。

  
要記住:道德並不是宗教。

相反地,道德是達到宗教的障礙之一;不道德也是一樣,

道德和不道德都是障礙。

當你超越了這兩者,你就超越了頭腦,

超越了二元性,超越了二元的態度,

那麼聖人和罪人就成為一體,

那麼你就停留在你的「自己」裡面,你不進入判斷。

當你不判斷,你的頭腦就不會投射。

頭腦是透過判斷來投射的。

  
你或許聽過下面這個故事,它很有名,但是基督教一直錯過它的意義。

在一個村子裡,有一群人來到耶穌面前,他們帶來一個女人,

以群眾的眼光看來,那個女人犯了罪,所以他們告訴耶穌:

「這個女人是一個罪人,她本身也承認,所以,現在我們應該怎麼辦?

在古老的經典裡面有寫到,她應該被丟石頭至死。

你認為如何?我們應該怎麼辦?」他們試圖要陷耶穌於兩難裡.....

如果他說不要殺死她……群眾預期他會這樣說,

因為他一直在說:

「愛。如果某人打你的右臉,你要將左臉也讓他打,

如果某人強迫你挑他的擔子挑一英哩,你要幫他挑兩英哩,

如果某人搶了你的外套,你要將你的襯衫也給他。」

 

這個人不可能說:「殺死她,將這個女人用亂石砸死。」

如果他說:「不,不要殺死她。」那麼他們就可以說:

「你反對經典,所以你不能夠成為一個先知。

你不屬於我們,你是一個破壞者。」

但是耶穌逃過了他們的兩難,因為兩難只存在於執著的頭腦。

當沒有頭腦的時候,兩難就消失了,因為兩難是分裂所造成的。

 

你將事情一分為二,你將事情分成兩個不同的極端,

那麼問題就產生出來了:

「要選擇哪一個?要如何選擇?」那麼問題就產生出來了。

但是如果沒有頭腦,那麼就沒有選擇的問題---「無選擇」就發生了。

所以耶穌說:

「對的,經典上寫著要向這個女人丟石頭至死。

可以,拿石頭來把她砸死,

但是唯有那些不曾在行動上或頭腦裡犯過罪的人,

才能夠用石頭來砸這個女人。」

接著,那些帶頭的群眾開始消失,

因為沒有一個人不曾在行動上或頭腦裡犯過姦淫。

不管你在行動上犯了它或是在頭腦裡犯了它都沒有什麼差別,

它對意識而言都一樣,都沒有差別。

不論你是在想殺一個人,或是你真的殺了人,都沒有差別,

因為當你想到的時候,你已經在內在殺了他。

如果只是在頭腦裡,你想要強姦一個女人,那麼你就算強姦了,

你整個人的存在已經做了它,至於它是否在事件的世界裡實際發生,

那是無關緊要的,那是次要的。

就你而言,你已經犯了那個罪。

沒有人能夠對那個女人丟石頭,群眾消失了,只有那個女人被留下來,

所以那個女人告訴耶穌說:

「但是我有犯罪……我做錯了,我是不道德的,

所以不論群眾是否要用石頭砸死我,你都可以懲罰我,我承認。」

耶穌說:「我是何許人而可以判斷?那是你跟你的神之間的事,

那是你跟那最終的之間的事,那是你跟整體之間的事,

我是何許人而可以判斷?那是你和存在之間的事,我怎麼介入呢?」

  
這是聖人的頭腦,是聖人的「沒有頭腦」(無心、天真)

他不劃分,所以他不判斷,他不說這是好的,那是壞的,

只有這種類型的意識能夠達到真實的眼睛,

達到能夠看、能夠穿透「那真實的」的眼睛。

 

 

~~Osho~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好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